配资正规炒股理财
广袤的草原上,银塔林立,管道如织,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宝丰能源(600989)内蒙古年产烯烃项目正在此运转不息。这是一座现代煤化工转型升级的“活体展览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全新DMTO-Ⅲ技术在这里实现首次产业化,沈鼓集团的“大国重器”在此轰鸣,中国化学(601117)的建设者们在此与时代竞速……我国煤化工的升级突围之路,正在乌审旗的骄阳下镌刻新的坐标。
日前,该项目实现连续稳定生产超200天,来自国内能源领域的院士、科研专家,研究和设计机构、设备制造商、建设安装单位及投资机构的百余名嘉宾齐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共同见证我国煤化工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煤炭利用走出“新路子” 剑指高端化学品“中国制造”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破解资源约束与环保矛盾的必由之路,而现代煤化工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一锤定音地指出,宝丰能源内蒙古年产300万吨烯烃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是宝丰集团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更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金之钧解释说,其标志性意义首先体现在能源安全方面。“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但‘压舱石’不等于‘老路子’。”他谈到,由煤炭制成的烯烃可替代石油基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每生产1吨烯烃可减少原油进口约3吨,相当于为我国能源安全构筑了一道“化学防线”。
其次,该项目真正实现了“清洁高效”。全球首创的“绿氢耦合煤制烯烃”工艺,通过电解水制氢替代传统煤气化制氢,每生产1吨烯烃可减碳1.8吨。配合超临界发电、智慧化工厂等技术,项目综合能耗低于行业标杆值15%,树立了煤化工低碳转型的新标杆。
同时,该项目生产的高端聚烯烃产品,将突破高端材料“卡脖子”困局,成为未来产业链安全的基石。“从航天航空的碳纤维,到光伏领域的EVA胶膜;从可降解塑料到特种工程塑料,煤基新材料正深度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金之钧感慨说,“此项目不仅会重塑全球煤化工格局,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化学品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能。”
打赢技术自主攻坚战 从“跟跑”向“领跑”跃迁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全厂总体设计及协调拿总工作。该公司副总经理卞明告诉记者,该项目全部采用国产化装置设备替代进口,其中有23项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更创造了“五个全球最大”和“三个全国最大”,推动我国煤化工装备从“跟跑者”跃升为“领跑者”。
一个个“全球最大”“全国最大”,凝结着无数研发人员、设计者和建设者的心血。
据介绍,在该项目中,宝丰能源与中国航天、中科院、杭氧集团、杭汽、沈鼓集团等科研机构和装备制造企业联合推动科技攻关,破解行业关键技术、设备“卡脖子”问题。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谈道:“在该项目的建设中,沈鼓集团承接了27台套流程压缩机研制任务,包括国内首台电驱11万空分压缩机。对于沈鼓来说,这个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宝贵的国产化平台。”
宝丰能源还联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共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在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全新DMTO-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肯定道:“内蒙古宝丰项目的顺利投产,是对双方过往合作的提升,更是在国家‘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背景下,双方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项目的建设者更对此与有荣焉。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二甫豪言道:“这不仅是一次工程建设的精诚协作,更是一场与时代竞速的伟大征程!”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光明则表示,项目建设的成功,是“宝丰速度”与“中国化学效率”交相辉映的生动诠释,是全体建设者智慧和力量的集中迸发。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仅用18个月建成投产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用煤替代石油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的超大工业化工厂,刷新了产能规模、建设工期、装备替代、能耗成本等多项行业纪录,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内蒙古投资最大、落地最快、建设周期最短的现代大型煤化工项目。
传统产业“雄心”未已 “中国智慧”走向世界
据悉,项目自投产以来,已连续稳定生产超4800小时,日均生产聚烯烃9000吨,2025年可实现工业产值约300亿元、纳税超30亿元,解决社会就业近6000人。
对于宝丰能源来说,这同样是发展历程上的光辉一页。集团董事长党彦宝对此感慨万千:“宝丰能源在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的热潮中,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更要抢抓时代机遇,坚定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实业报国的新征程,以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国家能源大基地,持续扩大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提升产能。”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宝丰能源将继续做大做强煤制烯烃项目,做到千万吨级以上产能规模,为国家高端化工产品替代进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跨领域布局大规模的煤制油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发展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业,缓解新材料“卡脖子”问题,早日摆脱进口依赖。
金之钧则对未来有更广阔的期许。他希望宝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700℃超超临界发电、低阶煤分质利用、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领域实现突破,让“老煤炭”焕发“新青春”。他还建议进一步探索“风光氢储煤”一体化模式,通过绿电制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煤化工园区”。
金之钧说道:“希望宝丰能源多总结项目经验配资正规炒股理财,牵头制定煤化工低碳技术标准,将‘宝丰模式’转化为‘中国标准’,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智慧!”
顺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